甘超英:新中国宪法财产制度的历史回顾
这个设备是不是就相当于度量衡元件?南京一市民问道。
同时,北方干旱又可能增加沙尘和扬尘,进一步加剧低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这些影响空气污染的关键过程中,天气、气候变化均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污染物排放出来后,要在大气里输送扩散,同时这些污染物还会发生多相化学反应,然后通过干湿清除返回到地面或水体。同样一个地方,今天可以是万里晴空,第二天就可能是漫天雾霾。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要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加强观测,充分认识污染形成的机理和输送规律,据此建立更好的模型来描述大气化学过程、大气动力过程和大气物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是污染物排放强、大气扩散条件差和跨区域输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充分说明了空气污染与天气、气候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解决相关问题亟须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城市群区有多种气候效应,其中一个气候效应就是降低地面风速。
符淙斌强调,国外经验表明,空气污染是可防可控的。通过分析最近32年华北平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均风速的变化,符淙斌指出,该地区可以清楚地看到风速呈现减弱趋势,而减弱最明显的季节恰恰是在春季和冬季,也正是污染物加剧最显著的季节尽管面积不大,但由于分布范围广,人口密度远高于北方沙区,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生态失衡,影响生产生活。
据当地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介绍,老河口有200多个自然村的7万多农民,在干旱季节喝不上水,更不用说农业生产用水。下车步行约2公里,从更为松软的沙丘往下滑,记者终于发现了汉江。然而近年来,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资金被相继取消。我这几年种的玉米绝收,耐旱的小麦亩产只有300多斤,勉强够一家人糊口。
老河口市洪山嘴镇兰家岗村村民宋大清向记者诉苦。7万多农民旱季喝不上水3月13日,记者来到老河口市汉江冲积沙洲王甫洲沙区。
不仅老河口,据监测,南方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广泛,涉及12个省区市的260个县市区。据了解,此段江面宽度近几年缩小了大半,由前些年的约3公里减少到现在的约半公里,导致大面积河床、沙地裸露。汽车向着汉江边开进,由于厚沙和杂草阻挡,不久就无法前进国家环保部科技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说,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它跟室外有关系,也跟装修、室内家具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有关,监管不太容易。
在欧洲一些国家,室内室外空气质量执行的是一个标准,但我国既然将它分成了两个标准,那么,室内标准里面PM2.5怎么去限定,就我们的技术和监测能力而言,限定到多少合适,这些问题,需要探讨。这个,是科研工作者要做的事。正是这一标准,首次在我国引入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我们当然可以检测,可是,这方面没有标准,检测完了,报告怎么出?在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室内环境PM2.5污染防控座谈会上,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如果大气空气质量不达标,政府一定要想办法强力推动它达标,但如果你家里不达标,不可能到你家里让你达标,有这样一个区别。国外有一些,但是怎么适应我们的国情,能够真正让这个东西进入千家万户,把它往房间里一摆,就能知道PM2.5是多少。
宋广生说,这个标准实施十年了,到了应该讨论对它进行修订的时候了,比如PM2.5的控制指标,根据他的了解,许多专家都认为应该把它添加到标准中。最近,我们常接到要求检测室内PM2.5的电话,很为难。
他认为,目前迫切要做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标准的修订。但随之而来便凸显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PM2.5在短时间内要达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现有标准中已经有了PM10指标,PM2.5是在PM10之内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延PM10的指标就可以达到PM2.5控制的目的。老百姓也得从自身做起,比如尽量减少开车,家庭里面炒菜不要那么热,可以温度低一点,包括室内的吸烟问题,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宾馆里不允许吸烟,吸烟就会报警,等等。当前,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PM2.5污染源的监控、监测、评估数据比较少,以前做了一些,但不系统、不完整。但是,具体的数据很不完整,还应该加强监测,加强数据分析。
关于这一点,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已形成共识。裴晓菲表示,专家们希望尽快修订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增加PM2.5指标,对此他非常赞同。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尤其是我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又非常长,相信大家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更多的关注度。十年来,在这一标准的引领下,全社会室内环境保护意识大幅提高,我国室内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室内环保产业已形成规模。
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宣传,让老百姓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说,PM2.5,已经不仅仅是危害人体健康,还影响到我们的交通安全和出行问题,飞机误点在雾霾天气下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
人类7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在室外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不达标的情况下,怎么保持和营造一个好的室内环境,使PM2.5尽可能降低,侯立安认为,这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另外,应该研制一种便携的、能够实时在线监测的、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室内PM2.5监测仪器。政府在规划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污染防治工程方面要投入。我们现在能得出的结论是:当大气里雾霾天气非常严重的时候,可能室内PM2.5稍低于室外水平。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淳说,标准是需要修订的,但要完全解决PM2.5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不是单靠一个标准或者政府一两项措施就能解决的。去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即大气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监测范围,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和赞同。
今年3月1日是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实施十周年的日子。但当室外的空气质量相对好一些的时候,室内如果有人开空调、做饭、吸烟等,包括有家具装修材料中VOC、甲醛等污染源时,PM2.5可能就高于室外大气。
希望通过大家的讨论,形成共识,将PM2.5防控指标纳入新的标准中。但他个人认为,室内空气质量这个标准在社会上的关注度肯定会越来越高。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不同于大气质量标准属强制性标准。之所以把PM2.5作为一个单独指标提出来,就是因为国际上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一些专家长期研究的结果发现,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更大我们当然可以检测,可是,这方面没有标准,检测完了,报告怎么出?在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室内环境PM2.5污染防控座谈会上,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关于这一点,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已形成共识。
当前,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PM2.5污染源的监控、监测、评估数据比较少,以前做了一些,但不系统、不完整。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宣传,让老百姓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裴晓菲表示,专家们希望尽快修订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增加PM2.5指标,对此他非常赞同。宋广生说,这个标准实施十年了,到了应该讨论对它进行修订的时候了,比如PM2.5的控制指标,根据他的了解,许多专家都认为应该把它添加到标准中。
但是,具体的数据很不完整,还应该加强监测,加强数据分析。去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即大气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监测范围,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和赞同。
最新留言